所在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厦门大学举办第十届“中国日”文化节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28日 来源: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

11月26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由厦门大学主办,厦门大学翔安校区管委会、美育与通识教育中心、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承办的厦门大学第十届“中国日”文化节在翔安校区综合体育馆拉开序幕。校长助理方颖出席活动并致辞。

方颖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举办“中国日”文化节,正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致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重要贺信精神,把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呈现给大家。过去的十年,“中国日”文化节等一系列品牌特色文化活动伴随着翔安校区的建设发展,打造了翔安校区的文化育人品牌工程,加强了中外学生之间的交流互鉴、文化互动,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全世界展示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中国形象。我们要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本届“中国日”文化节活动内容分为文化活动体验和文化荟萃联欢两个专场。在文化活动体验区,活动精心设置了书画、汉服、茶艺、纸艺、结绳、乐器、传统游戏、布袋木偶戏八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板块,国际中文教育学院的师生热情地为大家介绍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2.jpg

当晚,精彩绝伦、惟妙惟肖的舞龙表演拉开“中国日”文化荟萃联欢会序幕。随后,现场播放《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主题视频,回顾了“中国日”文化节十年来的精彩瞬间,展示了厦门大学在美育建设、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方面开展的各项工作。厦门大学共建的15所孔子学院和1所中国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从全球各地送来对第十届“中国日”文化节的深情祝福。

联欢会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精湛技艺的同时,还融入了“闽文化”的元素,让海内外师生领略更为真切、更可知可感的文化体验。古筝合奏《行者》带领观众重踏古丝绸之路,追寻消失于沙漠的绿洲古国;杖头木偶戏《梁祝》用纤细的提线木偶将不朽的爱情故事娓娓道来;《三国舞艺》是三个国家文化的碰撞,更是文化的相互融合;《朝代汉服秀》带领观众穿梭于汉唐宋千年历史间;《和合共生》体现了中华民族“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追求;《南音随想》展示了千年古乐的魅力;《欢乐的节日》给大家带来一场视觉盛宴;歌仔戏《踏春》让观众领略闽南乡音与古言遗韵相融合的雅致美感;《宋江阵》以武会友,传承传统武术精神;留学生校友吴雨翔的对谈以外国人的视角探查中国细微处的文化;中外学生合唱《瀚宇之花》则彰显了中外友谊情深,为整场表演画上了一个圆满句号。活动最后,观众们一同通过视频回顾了往届“中国日”活动的精彩动人画面,璀璨的十年历程尽在眼前。

3.jpg

韩国来华留学生洪珍永说,本届中国日是10年精髓之展现,吸引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踊跃参与,很高兴能作为策划人之一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分享和体验”,分享增进了我们之间友谊,而诸多体验让中华传统文化在校园绽放绚丽之花。

越南来华留学生杨陈翠平说:“很荣幸能参加并组织纸艺组活动,能为‘中国日’尽一份绵薄之力,我非常高兴。”她表示,通过体验结绳、书法、乐器、汉服等中国元素,自己进一步了解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也大大开拓眼界,拓展思路,收获颇丰。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旗下文体福建、Fujian Time (youtube)、咱阿同(facebook)以及厦门大学党委宣传部对活动进行了全球直播。据统计,截至活动结束,全球直播观看人数超过120万人次。

2013年,第一届“中国日”文化节举办。十年来,作为一项深受校区中外学生喜爱的品牌活动和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的亮眼文化名片,“中国日”承载着的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好愿望,是开放、包容、自信的文化内涵,更承载着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时代使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中国日”文化节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更为立体的中国形象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各国学生打开一扇了解中国和中华文化的窗口,促进各国学生的交流,增进各国学生的友谊。

今后,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将增强与海内外的密切沟通,继续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道德理念,把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贯通起来。

(国际中文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王志鹏】


Top